作者:实物资料中心
近日,中国地质调查局实物地质资料中心的老师们小宇宙爆发,创作出了一本介绍十个摩氏硬度分级矿物的科普图书,以拟人化的手法将矿物变成了小朋友们热爱的卡通形象,用通俗易懂的语言,介绍每个矿物的形态、颜色、个性特征、成因及应用等,还特别为一些矿物配了生动的小故事,以新颖的方式展现出了摩氏硬度分级矿物的魅力。
十个摩氏矿物的卡通形象合集
创新点:
该书具有鲜明的原创性,个性化地赋予了每个摩氏硬度分级矿物人物化卡通形象,以不同形态独立穿插于章节内,并推出有卡通式家族集合画像,吸引读者眼球,具有较高的趣味性,增加了科普图书的亲和力。
在叙述方面,10个摩氏硬度分级矿物既各自独立,又以其结晶形态(矿物的样子)、物理性质(个性特征)、成因产状(从哪来、类型或分布)、主要用途(应用)等方式呈一体,全文语言流畅、形式活泼、内容丰富。
在表现手法上,为了鲜明地展现矿物特征,对大部分实物图片做有抠图效果处理,增强了科普观赏性。大量实物标本自然形态图像展示,提高了该书地质科学的知识性,为中小学生及社会大众认知矿物标本、普及地学知识提供帮助,让实物地质资料走向社会。
让我们先睹为快吧!
目录
前言
第一张 绪论 ——十个摩氏硬度分级矿物
第二章 滑石——最软的矿物
第三章 石膏——建材生力军
第四章 方解石——因敲击而得名
第五章 萤石——会发光的矿物
第六章 磷灰石——农作物的好朋友
第七章 正常石——最主要的造岩矿物之一
第八章 石英——魅力水晶
第九章 黄玉——托帕石
第十章 刚玉——红宝石、蓝宝石
第十一章 金刚石——最硬的矿物
内容试读:
第一章绪论——十个摩氏硬度分级矿物
硬度是物理学的专业术语,指物体抵抗外界入侵的能力,是比较物质软硬的指标。我们知道,海绵里的水轻轻一挤压就能出来,而淋湿的木头内的水就挤压不出来了,这是用“压”的方法来比较硬度;在海边或江湖岸边的沙滩上,可以用手指在上面写字、画画,这说明堆在一起的细沙子可以被手指划动,而手掌大小的河卵石很硬,连小刀都划不动,这说明河卵石的硬度大于小刀,这是用“划”的方法来比较硬度了。
图1挤压湿海绵出水 图2挤压湿木头不出水 图3手指可以在沙子上划写 图4小刀在河卵石上划不动
一个小铁球从相同的高度自由落下,落在钢板上反弹的高度大于落在木板上反弹的高度,说明钢板比木板弹力好,也可以理解为钢板比木板“硬”,这是用反弹的方法比较硬度。
由上可知,比较硬度的方法有刻划、压入和反弹等。摩氏矿物硬度属于刻划硬度。
德国矿物学家腓特烈•摩斯(FriedrichMohs)在1822年建议,使用划痕来衡量矿物的硬度,他取了自然界常见的十种矿物作为标准,将硬度分为1到10十个等级,建立了摩斯硬度标准(Mohs Hardness),被称为摩斯硬度计(摩氏硬度计)。摩氏矿物硬度分级在矿物学及宝石学上都应用广泛。
我们一起通过下表来看看选出来作为1到10硬度的标准矿物都是什么,以及手指甲和常见的小刀的硬度都是多少吧。
摩氏硬度矿物及手指甲、小刀硬度对比
摩氏硬度分级 |
物质名称 |
卡通形象 |
1 |
滑石(talc) |
|
2 |
石膏(gypsum) |
|
2.5 |
手指甲 (fingernail) |
|
3 |
方解石(calcite) |
|
4 |
萤石(fluorite) |
|
5 |
磷灰石(apatite) |
|
5.5 |
小刀 (knife) |
|
6 |
正长石(orthoclase) |
|
7 |
石英(quartz) |
|
8 |
黄玉(topaz) |
|
9 |
刚玉(corundum) |
|
10 |
金刚石(diamond) |
|
“一滑二石三方解,四萤五磷六正长,七英八黄九刚玉,硬度最大金刚石”
值得注意的是,摩氏硬度值并非矿物的绝对硬度值,而是以滑石为1比较得到的相对硬度,比较粗略。就拿硬度分别为1、9、10的滑石、刚玉和金刚石来说,经显微硬度计测得的绝对硬度,金刚石为滑石的4192倍,刚玉是滑石的442倍,可见不同级别的硬度并不是呈一定倍数增长的。摩氏硬度的应用主要是刻划比较,比如说:某种矿物能在正长石上刻出划痕而不能在石英上刻出划痕,那么其硬度介于正长石和石英之间,摩氏硬度值在6~7之间。
该书由地质出版社正式出版发售,感兴趣的朋友,可联系购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