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> 地学早知道 > 矿产七十二变之随“玻”逐“琉”

矿产七十二变之随“玻”逐“琉”


102 阅读
2023-11-15

作者:章茵     来源:中国地质图书馆

小时候我喜欢趴在窗台上看院子里四季的变化。妈妈总让我小心些,不要碰碎了玻璃,伤到自己。于是,我就把玻璃这个词和易碎、不安全连在了一起。直到最近,一则“我国制造出了可以划伤钻石的世界最坚硬玻璃”的报道让我意识到,玻璃早就不是当年的“小脆弱”了。这也激起了我对玻璃的好奇。

根据考古资料,玻璃最早出现在公元前 2500年的两河流域。长期以来,很多人都认为玻璃是通过古丝绸之路传入我国的。然而,不断涌现的考古成果显示,早在西周时期,我国就出现了古玻璃技术的萌芽。我国出土的古代玻璃是铅钡玻璃,与西方的钠钙玻璃在材质上是完全不同的。古人们在制作玻璃时怀抱着摹仿真玉的理想,因此他们给玻璃冠以“药玉”“瓘玉”和“料器”等名字。

做玻璃的原料有石英砂、石灰石、纯碱、硼砂、长石、白云石、萤石、方解石、金刚砂、棕刚玉、石榴石等十多种矿物。在现代,地质调查工作者们找到了很多高品质石英矿,还发现了利用尾矿中的废石提炼高品质石英砂的方法。这些成果为我国玻璃产业从制造传统玻璃向制造电子玻璃、光伏玻璃和节能玻璃转型提供了资源保障。玻璃不仅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材料,还是备受艺术家青睐的原料。用微玻璃制作的琉璃艺术品流光溢彩、叠翠流金装点着我们的幸福生活。


编辑:张希阳
校对:张   凡
审核:梁   忠